焊接工藝的自動化轉型是焊接產業升級的重要方向,焊接機器人作為其中的核心技術,憑借高精度效率、低成本等優勢,成為眾多制造企業提高競爭力的關鍵。

一、焊接機器人的結構組成
焊接機器人系統由多個關鍵部分協同構成。機器人本體通常是伺服電機驅動的6軸關節機械手,涵蓋驅動器、傳動結構、機械手臂與關節等組件,其核心任務是準確控制機械手末端焊槍,使其達到預定位置、姿態并遵循運動軌跡。
機器人控制柜集成計算機硬件、軟件及相關電路,承擔著機器人運作過程中的全部信息處理和動作控制工作。
焊接電源切換器包含焊接電源、焊槍等,是實現高質量焊接的重要保證。
此外,焊接傳感器及切換器保護設施能實時監測焊接過程中的各種參數,如電流、電壓、溫度等,及時反饋并調整焊接工藝;焊接工裝夾具則用于固定工件,確保焊接位置的準確性。對于小批量多品種、體積或質量較大的產品,可搭建簡易焊接機器人工作站或采用焊接變位機與機器人組合的工作站,實現柔性化生產;對于體積小、易輸送且批量大、品種多的產品,采用機器人與焊接專機組合的生產流水線,結合模塊化焊接夾具和快速換模工藝,實現低成本自動化。
二、焊接機器人的工作原理
焊接機器人的工作基于編程示教模式。通過設定每個動作的位置、姿態、運動參數以及焊接參數等,系統自動生成連續執行全部動作的程序。完成編程示教后,只需下達啟動指令,機器人便能復現示教動作,完成焊接任務。

科為機器人以創新技術為矛,以匠心產品為盾,推出KW1010B-1440與KW1012B-2010兩大智能焊接機器人,以自主核心技術重構焊接范式
◉柔性控制,賦能敏捷制造
►靈活部署:支持落地式、支架式、倒掛式多元安裝,無縫適配產線空間限制,突破傳統固定工位桎梏。
►廣域覆蓋:KW1012B-2010憑借2010mm超長臂展,突破傳統設備工作空間限制,覆蓋更廣闊作業空間,勝任大型結構件的有效焊接與復雜曲面焊接需求。
►空間優化:緊湊型機械結構設計,在保證高性能輸出的同時,釋放生產空間,優化產線布局效率◉多工藝兼容,智控品質
►全工藝適配:兼容氣保焊、二保焊、激光焊等多種先進工藝,滿足不銹鋼、碳鋼等多元材質的高品質焊接需求,實現全場景覆蓋。
►準確穩定:采用總線通訊技術構建穩定數據鏈路,有效規避運行中斷風險,保證生產連續性,減少維護成本。實現±0.05mm級重復定位精度,確保復雜直線、圓弧及空間曲線軌跡的準確復現,保證焊縫成型的一致性與美觀度。搭配高精度伺服驅動系統,實現焊接速度與精度的雙重飛躍,大幅提高生產線自動化水平與生產效率。
►堅固可靠:搭配IP56/IP67防護等級,無懼焊接飛濺、粉塵與潮濕環境,保證設備在重工、船舶等嚴苛場景下的穩定運行,有效解決作業中斷風險。
◉有效易用,降本增效顯著
►極速響應:高速度運動性能顯著提高節拍,效率較人工提高數倍,回報周期縮短。
►智能操作:依托智能算法,可適應各類復雜焊接工藝需求,減少對焊工的依賴,大幅節省人力與管理成本。
►穩定輸出:避免人為波動,焊縫平整光滑,顯著減少后續打磨工序,產品一致性實現質的跨越,合格率飛躍提高。
|